开展倒计时:

重卡企业竟然纷纷跟风,单踏板模式能否成为主流?

2023-11-28

行业聚焦
在乘用车领域备受争议的单踏板模式如今得到了众多卡车企业的青睐。

近日,曼恩、奔驰、吉利商用车等企业推出的电动卡车均配备单踏板模式,引发业界广泛关注。那么,单踏板模式在卡车领域的前景如何?最终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

单踏板进入商用车领域    


图片
说起汽车踏板的发展史,可以简单地用“321”来概括,就是从配备加速、制动、离合器的“三踏板模式”,发展到仅有加速、制动的“双踏板模式”,再进阶到如今逐渐兴起的“单踏板模式”。
图片

提到单踏板,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项“反人类”的配置。事实上,单踏板模式与自动挡模式一样,设有制动和加速两个踏板,功能和操作逻辑也是相同的。只是相对于传统驾驶模式,在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只需通过一个踏板来控制车辆加速和减速。简单来说,就是驾驶员踩下踏板,车辆会立即加速,而松开踏板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马上启动,在回收车辆动能为电池蓄能的同时,利用驱动电机的拖拽力降低车速。这种模式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车辆的操作难度,使驾驶更加便捷、高效。

据了解,这一配置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前期配装在乘用车上,如今不少新能源商用车,包括电动重卡、电动VAN类厢式货车均加入了这一功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单踏板模式并不等同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同时,在功能上也并不能真正取代制动系统,只是可以起到回收车辆在滑行过程中多余能量的作用。目前来看,由于单踏板模式将制动和加速操作集成在一起,很可能会影响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因此,对这一功能不太熟悉的卡友,完全可以将其关闭。在此期间,电动卡车依然可以实现能量回收。

增加续驶里程 减轻劳动强度    


图片
为何如今的电动卡车要配置单踏板模式?

万里扬工程师于阳告诉记者,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是车企亟需攻克的难题。如今,除了在电池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外,各家车企也在尝试挖掘软件层面的“更低能耗”,来实现车辆更长的续驶里程,而单踏板模式就是最佳实现途径之一。

“单踏板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驾驶模式,它能够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存储在电池中,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利用车辆动能,从而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根据相关研究,单踏板模式能够提高2%~9%的能量回收率,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行驶状态下,使用单踏板模式的卡车可以行驶更远的距离。特别是在需要长时间行驶的情况下,该模式可以带来续驶里程的提升。如卡车行驶在下坡路段,由于重力作用会使车速加快,这时单踏板模式可自动调整电机转速,回收多余动能,使车辆保持稳定车速,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总体来看,单踏板模式在卡车领域的应用前景是比较可观的。”于阳介绍说。

“单踏板模式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性。”某重卡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只需控制一个踏板,就可以完成车辆的加速和减速操作,这不仅可以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提升驾驶舒适度。

此外,由于单踏板模式的制动原理是利用电机的阻力控制车速,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制动系统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车辆制动磨损,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单踏板模式“松踏板即刹车”的特性,还可让刹车介入时间早于传统车辆,不需要卡车司机再做“脚部跟进刹车踏板”的动作,降低了司机的反应时间,无形之中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如今,一些卡车企业已率先做出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单踏板模式在重卡领域有望得到进一步普及应用。
图片

不确定性和挑战仍存    


图片
虽然单踏板模式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便捷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重卡的驾驶环境与乘用车有很大不同,并且对车辆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单踏板模式在重卡领域的应用需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单踏板模式需要更加精确地控制车辆,因此要求驾驶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对于一些缺乏经验的驾驶员来说,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这种驾驶模式。尤其在公路运输领域,车辆载重不同,动力回收效果肯定会存在明显差异,有可能每次都要进行调整,操作难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对用户使用习惯进行着重培养;其次,由于重卡载重量大,因此需要单踏板模式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且稳定地响应驾驶员的操作。然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单踏板模式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不如传统的双踏板模式。例如,在紧急制动情况下,驾驶员可能需要快速踩下两个踏板才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而在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可能需要先松开踏板,然后再迅速踩下踏板,这可能会增加制动的时间和距离。

此外,单踏板模式还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例如,车辆需要具备先进的加速和减速控制系统,以及强大的能源管理系统。同时,车辆还需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驾驶需求。

“单踏板模式有可能会束缚驾驶员的操作,还可能会导致误操作。”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表示,按照以往的驾驶习惯,遇到紧急情况时,车辆减速一定是通过制动踏板来完成的,而在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则需要松开加速踏板,来实现车辆减速。驾驶习惯的变化,加之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驾驶员很可能会出现误操作。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响应很快,一旦误踩加速踏板,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直全指出,现阶段,能量回收效率和驾乘舒适性是相对矛盾的两个要素。但无论是单踏板还是双踏板模式,能量回收的强度都应通过软件标定进行设置。车企在车辆调校时应注重平衡能量回收效率与驾乘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使车辆设计更加完善。

“综上来看,单踏板模式在重卡领域的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想要大规模推广应用,还需解决驾驶行为和技术层面的挑战。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单踏板模式在重卡领域的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其可行性和优势。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能够加强对单踏板模式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为未来的重卡驾驶提供更加高效、安全、舒适的解决方案。”上述重卡企业负责人说道。

注: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相关推荐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